傅伯杰院士作《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原理与实践》讲座

2021-12-06

2021年12月1日下午2:00,傅伯杰院士走进南燕讲堂,为广大师生带来了院庆20周年系列南燕讲座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原理与实践》学术报告。为了让师生们能够与院士更好地交流与互动,讲座在线上进行,并在北大C栋125设立了线下会场。本次讲座由yl8cc永利官网院长赵鹏军教授主持。

开宗明义,傅伯杰院士在讲座伊始便揭示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精神内核——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傅院士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解读简明深刻,发人深省。紧接着,傅院士向大家介绍了国内与国际生态修复领域的发展历程,提出我们当下生态修复的核心理念:保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及生态修复前沿理念时,傅院士介绍了以协调布局、系统治理和人地和谐为目标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并将其引用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中。

关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定位,傅伯杰院士认为应当因地制宜,并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随后,傅院士为师生们带来了四个不同尺度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经典案例。报告最后,傅伯杰院士总结: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城,生态是景观的灵魂,要让生态融入城市而不仅仅是点缀。

以下是精彩的讲座问答环节:

朱再春老师提问:我最近拜读了您很多关于干旱、半干旱区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很大启发。关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我有一些问题和困惑想向您请教。在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所带来的需求和政策不断改变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如何设置合理的生态修复目标?之所以有这个困惑是因为最近关注到有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我国西北暖湿化导致植被变绿,咱们回顾一下,假设回到二十年前,如果知道西北地区有暖湿化趋势,咱们是否可以在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工作中做一些调整,等自然条件好一些之后再进行生态修复会不会更好?还有一个例子是最近有研究预测我国华北地区未来几十年有暖干化趋势,咱们现在做该地区的生态修复工作的时候是否应该做一些前瞻性的布局?这就是我的问题和困惑,谢谢傅老师!

傅伯杰院士答:我觉得你不必为这些问题而困惑。青藏高原近20年来温度和降水是在增加,这些特点从生态效应来说是有变化,但是不像气候效应这么明显。另外对于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目前不确定性非常大,尤其是在区域尺度上,国际上没有哪一个模型或模式能准确预估。以黄土高原为例,其降雨量目前尚未达到高峰,随着温度增高,蒸发量也在增加。生态系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生态恢复要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变化的特点,在黄土高原北部大范围种树不可取。但是在山坡背阴的地区,蒸腾会减少,可以种植小片能快速生长的植物。目前国家的管理也在改变,“三北”防护林过去以森林为主体,现在则草地、林地、灌木皆有。所以生态恢复不是越绿越好,而是越自然越好,要适合当地生态环境。比如草地,人居环境可以引水灌溉,但荒漠地带是没必要的,能做到减少风沙和侵蚀就可以了。你刚刚说的华北平原修复这些要等二三十年,其实现在很多研究是有不确定性的,北大朴世龙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全球干旱生态系统来说,气候干旱和生态的干旱存在很大差异性和错位。生态系统有弹性,有一个滞后的过程。所以生态恢复不要等几十年,它有可能会变得更坏。增加生态系统弹性和服务能力,这个才是生态修复的重点。

线上提问:生态修复不是短期内可以看到的成果,那怎么可以确定修复的精准性,怎么样可以知道修复的政策是对的?

傅伯杰院士答:我们确实要坚持久久为功,生态系统有一个长期演替的过程。但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的适应性与相互作用,这一些生态学的知识和基本原理,我们还是要有的。所以我们学习课程,就是要获得这一些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相应的短期强化试验来缩短恢复过程,人工构建生态系统的网络来模拟其功能;可以通过控制试验、模拟实验甚至野外观测,运用已有的生态学知识,提出恢复模式与技术,而不一定要等几十年。且已经有很多长期研究有了相应的研究基础。但是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我们往往也会犯一些错误。80年代曾号召全国给甘肃寄树种,但南方寄来的的树种在甘肃并不能种活。所以我们要用生态学的知识和实验来提供生态修复的技术和模式。

陈佳娜同学提问:您在讲座中提到说,我们在城市蓝色系统中提倡增加一些小型的水系,重铸整体水网。现在很多城市有强排系统,在城市蓝色系统小水系的恢复中,这可能会导致出现水系流域总体缩小,地表径流减小这样一些问题。城市在这一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比较差的,在这一方面的生态规划中,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傅伯杰院士答:城市建成后,地表径流往往会增加。因为城市大范围的地表是混凝土构筑的,地表入渗能力会极大减小。在海绵城市、城市绿地、城市水系的构建中,我们是要把城市地表径流纳入并消化。所以除了城市水系排网之外,我们要增加透水地面,减少不透水地面,增加城市和地下水网络的联系,同时也增加城市绿地和防洪措施。计算城市模型不能用自然流域的模型来做,有专门订正和发展之后的模型,像北大城环学院就有专门的城市径流模型。要考虑到城市是以经济为中心的,但是我们可以在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系统上来构筑生态网络。

讲座最后,赵鹏军院长总结并感谢傅伯杰院士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以及细心的答疑,希望有兴趣了解和研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原理的同学在讲座之后能继续研读傅院士的文章和其它研究成果。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傅伯杰院士简介:傅伯杰,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名誉部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地理学会荣誉会士。兼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在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limate change等SCI收录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12部。获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洪堡奖章",CCTV科技创新年度人物,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华环境优秀奖和国际景观生态学会杰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