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活动系列——读书与独立(三)

更新时间:2013-04-26

推荐书目十二:《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
 
伤不起!伤不起!!伤不起!!!
       一夜之间网络上“咆哮体”铺天盖地。各行各业的人们信手拈来地堆砌着大量的专业术语,在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还没回过味儿时,就已经有读懂了“黑话”的业内人士云集响应,纷纷表示:“学××的我们就是伤不起!!!”
       为什么感叹号在突然间变成了大家的最爱?是怎样的心态让人们选择了用它来代替一切标点?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考量,我们认为,这一切也许源于强烈的对“社会认同”的渴望。
……     
       社会认同理论最初是一个群体心理学概念,被用来解释群体间行为的“种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所谓“种族中心主义”就是群体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内群体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和外群体偏见(out-group derogation)。
       社会心理学家亨利•塔杰菲尔(Henry Tajfel)认为,社会认同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觉察,意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群体成员这一身份给自己带来的价值和情感意义”。在社会交往中,个体往往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并通过强调和夸大自己群体与他人的差异,使群体内相似度最高而群体间差异最大,由此获得积极的自我评价并提升自尊。
       ……
著名政治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其1983年的著作《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中指出,很多人仅仅是在知道他人和自己使用相同品牌的商品后,便对那些人有了更好的印象,因为他们认为那些人和自己同属于一个并不存在的假想群体。
       反观现在“伤不起”大潮中诸如Heisenberg数学(代数)、异常丙种球蛋白血(医学)、刺破公司面纱(法律)、俄狄浦斯生殖器期(心理学)之类的令人发指的专业概念,显然比一个纯粹“意淫”出来的群体群体要更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
       其实,社会认同的根本目的就是获得积极的自我评价并提升自尊,而具体手段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抬高自己打压他人,全面走上“阶级斗争”的道路。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表面上看似“很受伤”的咆哮帝们,说不定内心深处正因为自己所在领域的诸多独特优势而暗自得意。那些被称为“万恶之源”的高深莫测的概念和理论,说不定恰恰是这些专业人士欲迎还拒的隐晦炫耀。
 
感悟:
第一时间熟练运用网络流行语固然好玩,但看到其背后隐藏的小秘密更加有趣。教人洞察现象后的本质而不盲从,是心理学吸引我之处。
 
——2012级 景观班 马军鸽
 
 
推荐书目十三:《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
 
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而言。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
 
感悟:
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而言。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
 
——2012级 景观班 毛雅萱
 
 
 
推荐书目十四:《谈谈方法》
 
任何一种看法,只要我能够想像到有一点可以之处,就应该把它当成绝对虚假的抛掉。
 
感悟:
固守残缺的心态让我失去发现“新”的自由,害怕改变,拒绝尝试新事物,活在以往知识的窠臼里而难以自拔。
 
——2012级 景观班 史荣新
 
 
 
 
推荐书目十五:《青铜葵花》作者:曹文轩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感悟:
感谢每一份痛苦带来的成长。我们并不是长不大,只是经历的痛苦还不够。
 
——2012级 景观班 史书菡
 
 
推荐书目十六:《美学随笔》叔本华
 
归根到底,只有自己的根本思想才会有真理和生命力:因为只有自己的思想才是我们真正、完全了解的。我们所读过的别人的思想只是别人留下的残羹剩饭,是陌生人穿用过的衣服。通过阅读获得的、属于别人的思想,与自身生发的思想相比,就像史前时代的植物化石痕迹与在春天怒放的植物相比较一样。
    尽管有时候我们可以在一本书里轻而易举地现成找到自己几经艰辛、缓慢的思考和组合才得以发现的某一见解或真理,但是,经过自己的思维所获得的认识却具多一百倍的价值。这是因为每一认识或见解只有经过自己的思维才会真正融入我们的思想系统,成为这整体的一部分和某一活的肢节;它才可以与我们总体的思想,完美、牢固地联系起来,其根据和结果才被我们所了解,这一认识也才可以带上我们整个思维模式的色彩、色调和烙印;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这一认识才可以呼之即来,为我们所用。
    自己独立思考的人所能得到的智力上的收获就像一幅生动、优美的图画:光、影准确无误,色调恰到好处,色彩和谐统一。但食古不化的学究却把自己的脑袋弄得就像一大块上面放满五彩缤纷、斑驳不一颜料的调色板:哪怕各种颜料放置很有条理,整块调色板仍旧欠缺和谐、连贯和含意。
 
感悟:
叔本华的话告诉了我们要进行独立思考而非单纯地占有知识,只有通过思考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并且使得各类知识相互融汇贯通,或者比较自己总结所得与其他人的所得,才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加以吸收利用。
 
——2012级 景观班 宋颂
 
 
推荐书目十七:《启迪》——风景园林大师西蒙兹考察笔记
 
“观察需要获取重要的视觉信息,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侦探训练——学会关注细节。而‘领悟’涉及所有感官和思维,它是一个渐渐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是一种感同身受的体会。”
 
感悟:
眼见不等于领悟,领悟是要集中所有的感觉,全身心地放在你手头的事物上。
 
——2012级 景观班 孙亚倩
 
 
 
推荐书目十八:《终结的感觉》
 
“我们常常想当然,对不对?比如说,我们认为记忆就等于事件加时间。但是事实远非如此:事实更加怪异。是谁曾说过来着?记忆是那些我们以为已经忘记的事情。而且我们理应明白,时间并非显影液,而是溶剂。但是这样理解并不讨好——也对我们无益;对我们过日子并没有什么帮助;于是我们就忽略了这一点。
时间先安顿我们,继而又迷惑我们。我们以为自己是在慢慢成熟,而其实我们只是安然无恙而已。我们以为自己很有担当,其实我们十分懦弱。我们所谓的务实,充其量不过是逃避现实,绝非直面以对。”
 
感悟:
评论:关于历史观,我们记录的并非是事情原本的真相,只是事情在那个时刻我们希望的那样,只是不可靠的记忆遇到不充分的材料。如果有机会反思,我愿“去拨弄污泥,去窥测根子,去凝视泉水中的…为了认清自己,使黑暗发出声音”。
 
——2012级 景观班 王碧云